林枫中学现有两所,分别是位于山西省汾阳市的山西汾阳林枫中学(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)和位于黑龙江省望奎县的望奎县林枫中学(望奎县第一中学)。一样的“林枫中学”拉近了两校的距离,也增进了两校的情谊。
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
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,又名山西汾阳林枫中学,简称汾阳五中、林枫中学,是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,学校地处汾阳市西河街道办事处金鼎大街,地理位置优越,教学设施齐全,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。多年来学校坚持“德育为首、教学为主、育人为本”的办学宗旨,以管理求突破,以质量求生存,以改革求发展,形成了“治校严谨,管理有方,教学有序,注重双基”的办学特色,以校风好、管理严、质量优和学生全面发展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,被教育专家誉为“学生喜欢、家长放心、上级满意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优质学校”、“吕梁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”。
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是一所16轨制的普通高级中学,学校可容纳学生2400余人。学校占地面积175亩,建筑总面积7万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物面积49800平方米,总投资2亿元。
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前身为汾阳市英雄街中学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。
1988年9月汾阳市英雄街中学建校;
2006年9月学校迁址并更名为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;
2011年10月18日学校正式增挂“山西汾阳林枫中学”的校牌;
2012年9月学校再次迁址并更名为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。
望奎县第一中学
望奎县第一中学,又名望奎县林枫中学,简称望奎一中、林枫中学,是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,学校地处望奎县城望奎镇西环路东,地理位置优越,教学设施齐全,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。多年来学校立足于走现代教育之路、创和谐校园,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以“追求进步,超越自我,做高素质现代中国人”为办学理念,以制度治校,以质量立校,以科研兴校,以特色强校;实施“量化细化管理”,对教职员工、学生、教学、安全、卫生等采取全程、全时、全方位管理,学校强调以制度管理,以制度育人,以制度服人。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望奎县第一中学是一所16轨制的普通高级中学,学校可容纳学生近3000人。学校占地面积67.5亩,建筑总面积约2.1万平方米。
望奎县第一中学前身为望奎县初级中学、望奎县国民高等学校、黑龙江省第五中学。
1928年望奎县初级中学建校;
1928-1956年间先后改制、更名为望奎县国民高等学校、黑龙江省第五中学;
1956年更名为望奎县第一中学;
2012年9月21日学校正式增挂“望奎县林枫中学”的校牌。
山西汾阳
2011年10月18日,为纪念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林枫同志诞辰105周年,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(现已更名为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)正式增挂“山西汾阳林枫中学”校牌。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(林枫同志之子)、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,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赵劲夫,林枫同志女儿林双双及其丈夫、原山西省政研室主任陈寒枫,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副主任王建国、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、山西省基教处副处长徐建和,吕梁市教育局局长刘香泽及汾阳市市委书记王志强、市长吕文平、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白小勤、市人大主任马林巨、市政协主席任海铭等领导及林枫纪念馆馆长席洪礼及副馆长肖桔、邱宏伟,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(现已更名为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)全体师生参加了揭牌仪式。
20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,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同志诞辰105周年。抗战期间,林枫同志曾在山西吕梁战斗多年,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林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、马克思主义者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。
林枫同志1906年9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,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先后担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、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、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代书记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第二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、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。他全力倾注于教育事业,主持制定《高教十六条》,研究推行教育改革,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。
林枫同志生前多次谈起在吕梁战斗的经历,对吕梁有深厚的感情,也十分关心吕梁的教育。为了实现父亲关心吕梁人民和吕梁教育的心愿,林枫同志之子林炎志在山西省教育厅、吕梁市教育局、汾阳市委和汾阳市人民政府的帮助下,在汾阳二中(现已更名为汾阳五中)增挂“山西汾阳林枫中学”校牌,并建立林枫纪念馆。
黑龙江望奎
2012年9月21日,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一中学举行了“望奎县林枫中学”揭牌仪式,正式增挂“望奎县林枫中学”校牌。林枫之子,原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林炎志协同家属参加了揭牌仪式,并为林枫教育基金捐款50000元,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。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副书记、市纪委书记刘兴东参加仪式并讲话。
作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,林枫同志始终对祖国充满感情,对教育充满感情,对家乡充满感情。在林枫同志50年的革命生涯中,他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情感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他既是晋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,也是晋绥根据地抗战教育的创始人。在建立东北根据地,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,他既是东北地区行政委员会主席,也是改造旧教育,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拓荒者。到中央工作后,他既是国家领导人,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奠基人。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,林枫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林枫教育思想,为我国制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林枫中学的正式挂牌,是望奎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,也是绥化教育事业的一件喜事,更是绥化人、望奎人对林枫同志光辉一生充满敬意的深切缅怀,是对林枫同志革命精神不懈追求的弘扬传承。望奎县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,在各界领导、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,以林枫精神为指导,通过不懈努力,将林枫中学打造成为展示绥化教育形象的一大亮丽窗口,以林枫中学的正式挂牌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,创新教育机制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,为林枫同志故里争光,为绥化教育事业添彩。
林枫(1906年9月30日-1977年9月29日),黑龙江望奎人。原名郑永孝,曾用名郑伯桥(伯樵、伯乔)、郑凌风、林硕石,罗衡。
1927年3月经范文澜介绍,在天津加入中国共产党,大学文化。1924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,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。1927年后在北京、天津一带从事党的秘密工作。1930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党支部书记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北平学生南下示威团党团成员。1932年任河北省反帝大同盟执委会委员、党团书记,全国反帝大同盟筹委组织部部长。1932年11月起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。193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视员。1935年12月复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。1936年2月起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,5月起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、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秘书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山西工委(后改省委)副书记。1937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。1938年5月至1940年2月任晋西南区党委书记,其间:1938年12月起兼任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政治委员。1940年2月至1942年8月任晋西区党委书记,1940年初起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。1941年11月起任晋西北临时参议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,1942年6月起任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、陕甘宁晋绥财经委员会委员。1942年8月至1943年10月任晋绥军区副政治委员。1942年8月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、代书记。1942年10月当选为晋西北临时参议会议长。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任晋绥军区政治委员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1945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。1945年11月至1948年6月兼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。1946年1月至7月任中共吉辽省委(东满分局)书记、吉辽(东满)军区政治委员。1946年4月至5月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、长春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,8月起任东北各省市联合办事处(10月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)主席。1947年起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,7月起兼任东北科学院院长,8月起任马列学院东北分院院长。1949年8月当选为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(任职至1953年1月),其间:曾兼任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、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副主任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、政法委员会主任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。1950年1月至1954年11月兼任东北局统战部部长。1951年起任东北局副书记,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任东北局第一副书记。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。曾兼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。1954年4月至1956年9月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。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。1954年11月至1959年6月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(文教办公室)主任。1958年起任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。1959年4月、1965年1月相继当选为第二届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。1963年1月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、党委书记(1963年9月起)。1966年4月起任中朝友好协会会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受到迫害,并于1968年至1972年被捕入狱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后得到平反。中共第七届、八届中央委员。1977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